js4399金沙线“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

作者: 时间:2011-04-08 点击数:

(js4399金沙线一届二次教代会审议通过)

为主动适应福建实现跨越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省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序言

“十一五”期间,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为根本任务,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学院建设与改革稳步推进,较好地实现了由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提升,基本构建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明确了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探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提出了“一机制两要素三融合”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了具有创新意义的《职业技能测试标准》,取得了显著成效;优化专业结构,加强课程建设,形成了护理、药学、医学技术、临床医学、卫生管理类5个专业群,建成3个省级精品专业、9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和一批院级精品课程,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了一批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1名省级教学名师,专任教师从155人增至248人,副高以上职称比例从27.7%提高至44.3%,研究生学历和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从15.5%提高至23.79%;教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完成教育部卫生部课题研究,承担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会发展基金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发改委、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省高校教学质量改革工程等课题,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全国发明博览会金杯奖、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福州市科学进步二等奖各1项;大力推进“1129”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建立护理、药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临床医学等九大实训基地,其中药学、护理实训基地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现有直属附属医院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和非直属附属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有福建省立医院、福州市第一医院等140多个教学医院和校外实训基地,学院还是全省唯一被授予“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的医药卫生类高校;图书馆藏书量从15万册增加至28.69万册,“读者服务体系工程”、“数字化建设工程”和“文化建设工程”成效显著;制订实施《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行动计划》,成立福建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基地、福建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福建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中心,并牵头组建福建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集团,年培训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3万人次,并重点面向农村和社区基层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实施全省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8000人;与台湾、菲律宾、美国等境外高校开展教育交流合作,学生赴台学习,教师互派教学进修,对台对外交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抓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居省内高职高专院校前列。学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规模适度扩大,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办学社会声誉良好,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较大差距。教育思想观念更新和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还有差距;正高职称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不足;附属医院规模、教学水平和专科实力需进一步提高;办学规模偏小,办学效益还不够高;偿还新校区建设贷款压力较大。

当前,高职教育正处在持续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呈现大量增长趋势,学院建设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和更加艰巨的任务,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促进学院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战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福建服务海西,以培养面向农村和社区基层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为中心,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拓展社会服务,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出新贡献。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使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实现新的突破,办学规模适度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成为福建省乃至海峡西岸经济区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和医药卫生社会服务的示范基地。

   (二)具体目标

——高职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6000人,成人教育学生规模达1200人。

——重点建设3~5个专业,带动其他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专业总数达20个左右,争创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再建设2~3个省级精品专业。继续建设中央和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教师总量达40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4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4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90%。

——新建实训教学楼、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楼、室内训练馆、学生宿舍楼。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4300万元以上;图书馆藏书量达4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36万册)。

——主编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和各类专业教材48部以上,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争取厅级及以上科研课题60项。

——保持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居本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

——附属医院规模和水平明显提升,达到三级水平。

——拓展社会服务,年参加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人次突破3.2万。

——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建设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

   (三)主要任务

   1.明确办学定位目标,适度扩大办学规模

立足福建服务海西,面向农村和社区基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成为福建省医药卫生人才重要培养基地。适度扩大全日制高职生规模,至2015年,全日制高职生规模达6000人,成人教育学生规模达1200人,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医学教育与职业岗位培训,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职教集团学校

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完善校企合作有关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合作内容、经费管理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共同开展专业、教材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以省卫生厅为主导,在省教育厅指导下,联合本区域重点企业(医院)、行业协会、学校,探索建立福建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做好“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项目工作。

   3.加强专业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紧贴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岗位群变化,及时调整和开发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行业服务需求的医药卫生及相关专业,重点建设护理、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带动其他专业建设。拟新增医疗美容技术、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保健品开发与管理等专业,招生专业总数达20个左右。推进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发展面向农村基层、校企合作、闽台合作特色专业,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争创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争取再建设2~3个省级精品专业。树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在“一机制两要素三融合”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引领下,进一步创新和实践专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理念,健全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实施优质特色课程建设工程,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教学过程为重点,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构建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加强教材建设,鼓励教师主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校企共同编写48本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特色教材。

   4.加强实训基地等教学硬件建设,完善办学条件

合理调整布局,统筹校内外实训基地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新建实训教学楼,完善管理和应用模式。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广泛吸纳行业企业资源,共建环境真实化、标准职业化、功能多样化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拟医院、社区服务中心、连锁药房等,继续建设中央和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到2015年新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2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2个;新增“校中厂”实训基地1~2个,在校外实训基地中建设“厂中校”教学基地5~6个。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总结职业技能测试标准实施经验,制定实施其他专业的职业技能测试标准,提高其行业标准化、职业标准化程度,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岗位性。组织开展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积极参与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学生能力、教师水平和学院影响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分期完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校园软硬件平台建设、校园手机一卡通建设等项目。到2015年图书馆藏书量达到4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36万册),提升数字化图书馆藏结构质量。

   5.以师资队伍为重点,统筹加强队伍建设

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实施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等人才培养工程,强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健全促进教师队伍良好发展的评价机制,重视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到2015年,教师总数达40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4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4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兼职教师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比例达60%,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课时比例达50%。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高校管理能力建设为核心,完善干部选拔考核机制,重视培养年轻干部,通过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岗位竞聘等方式促进人才科学流动、合理配置、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党政管理队伍。加强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训中心等教学辅助部门建设,培养一支技术过硬、人员稳定,积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教辅队伍。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探索后勤管理服务体系改革,建设一支有良好奉献精神和职业操守、业务熟练、勤奋高效的后勤保障队伍。

   6.加强科研管理,提升科研水平

坚持科研为教学和临床服务的思想,努力营造学术氛围,支持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科研医院管理制度,制定和修订科研绩效考评和奖励激励机制,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科学管理,积极争取各级科研经费,增加科研专项经费投入,完善科研硬件设施建设,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业务带头人,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重点扶持药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解剖与组胚等已有一定科研基础的项目,充分发挥学院食品药品研究所和新药药理研究中心的优势,注重培育应用性科研成果。到2015年争取承担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0项,横向项目15项,每年立项院级科研课题30项。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收入450万元以上。

   7.推进附属医院建设,提升附属医院水平

进一步完善附属医院教学管理机构、体制和制度建设,健全院校合作、医教相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办学办院机制,加强附属医院师资队伍培养,拓展附属医院发展空间和规模,加快在闽侯荆溪征地建设附属医院新院工作,建设三级医院,不断提高附属医院诊疗水平、专科实力、教学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以教学建设为重点,继续加强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与管理,新增4~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加强学院办学体系。

   8.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医学人文素质和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育人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把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以医药卫生特色青年志愿者和义工活动为载体,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加强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9.重视学院文化建设,培育优良校风

围绕人才培训目标,抓住职业教育的根本,突出医学院校特色,在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四个层面,大力培育以校训“业精德诚”为主题、以“白衣天使精神”为特色的学院文化,加强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努力提高师生医护员工的文化素养。广泛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科技、体育、学生社团等活动,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校风教风学风。加强校园设施建设,建设文化高品位校园。将百年深厚的办学积淀和优秀的办学传承融入学院文化,营造一个充满医学人文精神和书香气息、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文化育人。

   10.做好就业创业教育指导服务,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

完善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健全招生、就业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竞赛和职业资格鉴定,实行毕业生“双证书”制度,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扩大校企合作,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确保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居省内高职高专院校前列。

   11.坚持面向农村社区基层,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贯彻落实学院《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集团和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基地的作用,根据行业和社会需求,联合医疗卫生企事业单位,开发新项目,开展行业岗位培训、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等。继续实施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培训计划。建立共享型远程网络培训系统,为全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专门化教育机会,继续开展医药卫生继续教育,年参加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人次突破3.2万。开展养老护理员、美容师、育婴员、药品购销员、药工、中药调剂员、公共营养师、食品检验员、卫生检验员等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使学院职业技能鉴定项目达12个以上。适应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荆溪镇省重点小城镇建设需求,主动投入区域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重视发挥学院省科普教育基地的平台作用,组织师生开展医药卫生健康教育科学普及服务。做好福建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中心工程规划建设工作。

   12.扩大教育开放,提高对台对外交流合作水平

贯彻先行先试的原则,继续拓展与台湾元培科技大学、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等院校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闽台医药卫生高职教育合作项目,开展合作办学、师资交流、学生交流、课题研究等。探索与菲律宾、美国等国外高校开展护理等专业合作办学和培训项目,加强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创新合作模式,扩展交流内容,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增强办学活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按照党委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要求,完善学院治理结构。加强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为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巩固平安校园创建成果,保障安全稳定,建设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

   (二)提高管理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根据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新要求,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健全规章制度,提升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督查与绩效考核,提高行政效能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强化目标管理,优化教学、科研、管理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实行后勤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强化成本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完善经费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学院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发挥工会、教代会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院务公开工作。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实行绩效工资,采取有效政策和措施,引进高层次人才。关心教职工学习、工作和生活,大力提升师生员工的幸福指数。

   (三)保障经费投入

多渠道筹措建设发展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和政策性支持,争取教育专项投入。适度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开展各类培训项目和继续教育项目。吸收社会捐资助教。加强内部资源配置体系建设,实行教育教学资源统一管理统一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保障学院重点改革与建设项目落实到位。勤俭办学,开源节流,创建节约型校园。



js4399金沙线

二零一一年四月八日


js4399金沙线 | 电话:0591-22869917 地址:福州闽候荆溪关口366号(350101)

闽ICP备05007543号    闽公网安备 35012102000005号